Ether.fi 入金教學完整攻略-從 Web3 錢包到 USDC 質押、消費全流程|加密貨幣信用卡

最後更新時間: 2025 年 10 月 24 日

想用穩定幣賺收益,還能同時保有資金靈活度?

Ether.fi 讓你邊質押邊消費,不僅讓你能用 USDC 進行流動性質押,更進一步透過借貸機制,開啟可靈活運用的資金額度。

這篇文章實測從 Web3 錢包入金 → 質押 USDC → 借貸消費的完整實際操作流程,並分享我使用在生活中的心得。

Ether.fi 註冊優惠
透過 Fongverse 專屬連結 註冊,消費立即額外享有 1% 現金回饋!

什麼是 Ether.fi?

Ether.fi 是建立在以太坊上的去中心化流動性質押平台。

  • ✅ 質押 USDC 賺取年化 8%-14.3% 收益
  • ✅ 質押資產還能繼續借貸消費
  • ✅ 享有 2-3% 消費現金回饋
  • ✅ 資產完全由你自己掌控(非託管)

最大特色:不用解除質押就能花錢,資產還在幫你賺收益!

更全面介紹加密貨幣神卡:
Ether.fi Cash 卡完整解析- 3% 現金回饋 DeFi 原生支付體驗

開始前的準備工作

1. Web3 錢包

  • 推薦使用 MetaMask、OKX Wallet、Bitget Wallet(我使用 OKX Wallet
  • 需要可以連接 Sonic 和 Base 網路

2. USDC 穩定幣

  • 可以在交易所(幣安、OKX、Bitget)先購買 (我使用 Bitget 購買
  • 建議小額入金使用(10-70 USDC)

3. 少量鏈上代幣作為手續費

  • Sonic 鏈上要有一些 S 支付 Gas 費
  • Base 鏈上需要有足夠 Base_ETH 支付 Gas 費
  • 可以使用 OKX Wallet 跨鏈橋兌換
超過 70 USDC ,建議直接使用 Bitget 交易所(Base 網路)入金,手續費只要 3 塊台幣(0.1 USDC)!

步驟 1:Ether.fi 入金教學

1-1 連接 OKX Wallet 錢包

step 1

打開選單介面 →點擊「Connect a Wallet

step 2

選擇 OKX Wallet →點擊「連接錢包」

step 3

確認錢包地址顯示在頁面上

1-2 從交易所提幣到錢包

step 3

在交易所提領,貼上 OKX Wallet 錢包地址

step 4

提領網路選擇 Sonic ,輸入金額後提交

⏱️ 通常 1-3 分鐘到帳。

1-3 跨鏈橋兌幣

step 1

將 Sonic 鏈上 USDC 兌換 Base 鏈上 USDC(鏈上要有 S 代幣)

step 2

透過跨鏈橋兌換 Base_ETH(使用 USDC 或 S )

step 3

這樣就有了 Base 鏈上的 USDC 和 Base_ETH

1-4 入金至 Vault

step 1

連接錢包後,點擊「Vault」→「 Add Funds

step 2

選擇 Send from your crypto wallet

step 3

選擇「Base」鏈 →點擊「USDC」輸入金額 →點擊「Add Funds

step 4

OKX Wallet 彈出視窗 → 確認交易細節 → 點擊「確認

✅ 入金完成!Vault 餘額會立即更新。

🔒 安全建議:首次操作建議先轉 5-10 USDC 測試流程。

步驟 2:USDC 流動性質押

2-1 什麼是流動性質押?

把 USDC 存入 Vault 後,資金會參與 DeFi 流動性池,為你賺取收益。

  • USDC Vault:年化約 9.1%
  • LiquidUSD 池:年化 11%-14.3%

收益每日結算,自動複利累積!

2-2 開始流動性質押

step 1

在 Vault 頁面,選擇「Earn with Liquid

step 2

選擇質押池 Market-Neutral USD → 輸入金額

step 3

完成後你會獲得 LiquidUSD 代幣

這些代幣代表你的質押憑證,會隨時間累積收益。

2-3 額外福利:會員積分

每質押 1,000 USDC,每天可獲得 3 點積分。

積分可升級會員等級,享有更高回饋與權益。

Ether.fi 註冊優惠
透過 Fongverse 專屬連結 註冊,消費立即額外享有 1% 現金回饋!

步驟 3:借貸消費模式(Borrow Mode)實測

不賣幣也能花錢的秘密!以流動性質押的資產作為抵押品。

資產類型可借貸比率清算門檻
wETH/weETH55%75%
eBTC52%72%
USDC/USDT90%95%
ETHFI/SCR20%50%
LiquidUSD80%90%
資產抵押率 (LTV)一覽表

系統自動借出 USDC 供你消費,抵押資產繼續在 Vault 賺收益(11%)。

借款利率:4%(無還款期限),流動性收益直接抵銷,相當於借款 0 利率。

操作方式

step 1

在 App 切換至「Borrow Mode」

step 2

系統根據抵押資產計算可用額度

step 3

消費後,已借款消費額度顯示在 App 上

我的消費實測:超商、線上購物都能刷卡成功,匯率表現合格

⚠️ 提醒:如果抵押品跌價,LTV 過高可能觸發清算(建議使用 USDC 較安全)

我的實際消費心得分享

綁定 Apple Pay 開始消費

全家便利商店

  • 消費:177 元台幣 ($ 5.85 USD)
  • 回饋:0.17 USD (2.9%)
  • 匯率:30.25

高鐵:北高來回

  • 消費:2890 元台幣($ 96.09 USD)
  • 回饋:2.88 USD(3%)
  • 匯率:30.08

萊爾富

  • 消費:50 元台幣($ 1.66 USD)
  • 回饋:0.04 USD(2.5%)
  • 匯率:30.12

消費回饋與成本

現金回饋:2.5-3%

  • 消費 1,000 USDC = 25-30 USDC 回饋(SCR 代幣返還)

海外交易手續費:0 %

  • 沒有額外海外手續費,回饋幾乎是實拿 3 %

匯率表現:優於多數加密貨幣卡

  • 與目前台幣匯率幾乎相等,沒有多餘匯差

我的使用心得

整體使用起來最讓我喜歡的地方是:

質押的資產持續產生收益,同時我也能靈活使用這些資金進行消費。介面設計相當直覺,想要切換不同模式時操作簡單明瞭。

加上整合 Apple Pay 支援,加上高額回饋,讓整個消費體驗就像使用一般信用卡一樣流暢便利,完全沒有額外的學習成本。

不過使用時也有幾個需要特別留意的地方:

首先要隨時關注抵押率的變化,以免觸發清算風險而造成損失。目前出金功能僅支援 Ethereum/Scroll 網路 ,如果要轉到其他網路還需要透過跨鏈橋操作。

最後建議優先使用 Base 網路進行交易,因為 Ethereum 主網的手續費相對較高,使用 Base 會更加經濟實惠。

收益查看與出金教學

查看收益

在 Dashboard 可看到:

  • Borrow APR(借貸利率)
  • Cash Back(消費回饋及現值)

出金步驟

1. 償還借款(使用 Borrow Mode)

  • 在 App 中選擇「Repay」
  • 還款後抵押品自動解鎖

2. 解除質押

  • 點擊「Withdraw」
  • 可能需等待 1-72 小時區塊確認

3. 提領至交易所

  • 目前僅支援 Ethereum/Scroll 網路
  • 需透過跨鏈橋轉回主網或交易所
  • 官方預告未來支援 Base

4. 兌換成台幣

  • 在交易所出金至銀行帳戶

風險提醒與使用建議

⚠️ 主要風險

智能合約風險

  • 雖然 Ether.fi 經過審計,但仍存在潛在漏洞風險

借貸清算風險

  • 若抵押品價值大跌,可能被強制賣出
  • 建議 LTV 保持在 70% 以下(盡量使用穩定幣抵押)

Gas 手續費

  • Ethereum 主網費用較高
  • 建議使用 Base 網路降低成本

💡 使用建議

新手策略

  1. 先用 10-70 USDC 測試流程
  2. 只用 Direct Pay Mode,避免借貸風險
  3. 熟悉後再嘗試 Borrow Mode

進階策略

  1. 質押高收益資產(LiquidUSD 池)
  2. 保持健康的借貸比例
  3. 大額可以直接使用交易所 Base 網路轉入

常見問題 FAQ

Q:Ether.fi 安全嗎?

A:採用非託管設計,資產由你自己掌控。但仍需注意保管好錢包私鑰。

Q:最低入金金額是多少?

A:沒有硬性限制,但 70 USDC 以下使用 Web3 錢包較划算。

Q:可以隨時提領嗎?

A:可以,但需先償還借款(使用 Borrow Mode)。

Q:消費回饋什麼時候發放?

A:即時發放 SCR 代幣,可在平台內兌換成 USDC。

Q:台灣用戶可以使用嗎?

A:可以!實測在台灣消費完全正常。

總結

Ether.fi 確實實現了「邊賺邊花」的 DeFi 理想。

資產在鏈上幫你生息,同時還能靈活使用資金,這是傳統金融做不到的。

對於想提升資金使用效率的加密貨幣持有者來說,Ether.fi 是個值得嘗試的平台。

建議從小額開始測試,熟悉流程後再逐步增加!

Ether.fi 註冊優惠
透過 Fongverse 專屬連結 註冊,消費立即額外享有 1% 現金回饋!

免責聲明:本文僅為教學分享,不構成投資建議。加密貨幣投資有風險,請謹慎評估自身狀況。

guest

0 留言
回饋意見
查看所有留言
本文目錄